English

经济特区在跨世纪发展中的定位

1999-08-09 来源:光明日报 王玉川 王玉斌 我有话说

我国经济特区已走过了不平凡的二十年。这二十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创业、奠定基础的二十年,是开拓前进、不断发展,积极探索、成果丰硕的二十年。举凡基础建设、“外引内联”、社会生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特区已经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试验场。实践证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使特区的两个文明都得到了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经济特区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重视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四项原则,也为我们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人民的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积累了可贵的经验。经济特区的实践证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当然,特区的发展也面临着新课题。关于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争论。当时争论的焦点在于特区姓“社”还是姓“资”,“是放还是收”,特区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对此作了最好的结论。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的整体实力有所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经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初步形成。这样,随着原来在经济特区实行的某些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在内地不少地方逐步推行,于是国内就出现了特区姓“特”还是姓“普”的疑问。这从一定意义上讲,特区的发展又面临着新课题,亦即在新形势下怎样从中国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上、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格局上、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进程上来看待经济特区还要不要办,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何在,地位作用如何确定,等等。对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作了许多重要论述,及时正确地指导了经济特区的进一步发展,为特区跨世纪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特区的继续发展要体现一个“特”字

经济特区是在当时我国处于与国际环境相隔绝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启动的历史条件下创办的。之所以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目的是促使其尽快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加速其经济发展,并产生示范效应,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1992年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特区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还要不要继续发展呢?对此,江泽民同志指出:那种以为在全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削弱甚至可以逐步消失的看法,是不对的。毫无疑问,特区还要特。

经济特区是作为全国改革的“试验田”而建立的,在特区进行的试验,不是一般的试验,而是事关国家大局的试验,是如何把邓小平理论付诸实践,如何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试验。二十年来,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经济特区排除了种种阻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进行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全国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但是,应当承认,我国的改革还是初步的,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经济特区继续进行改革试验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即使将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了,也还有一个不断提高、改进、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先试验再推广的做法照样是适宜的、有益的。因此,特区要继续担当这样一项伟大事业的改革“试验田”和“排头兵”的重任。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开放时间毕竟还很短,同各国的经济交流还刚刚开始,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而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我国对外开放正是以经济特区为起点逐步推行的。国外的投资者早已把特区视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晴雨表”。所以,经济特区要办下去,要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而且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快步伐,提高水平,使这块“试验田”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特区继续发展要体现一个“新”字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市场经济已经全面启动。原来主要靠实行一些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而形成的特区的一些特色,自然就有了变化,今后特区发展所必需的一些灵活政策还得有,但保持特区优势的立足点和重点不应再放在这上面了。特区要继续发展下去,必须在“新”字上做文章。

首先是要增创具有中国特色新优势。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对特区发展提出希望,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鉴与独创相统一,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就要求特区既要从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出发,解放思想,继续大胆地学习、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经济特区的经验和通行做法,又要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需要和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有放弃,有创造,有发展,力争形成新的特色。

其次要增创体制新优势。特区在体制创新方面已经先行了一步,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区要继续发展,体制创新的优势不能减弱,起点更应该高一些,步子更应该大一些,还要为全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立创造出更多的经验。新时期特区要增创体制新优势,就必须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尽可能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继续起到深化改革的示范作用。

再次要增创开放新优势。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要继续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使这个优势有新的发挥。对此特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本领,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知识水平,提高政策水平。特区还要瞄准国际市场走势和世界新技术革命进程,尽快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促进特区经济在外向型经济方面“再上一层楼”。

最后要增创精神文明新优势。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智力支持,也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保证。特区要保持物质文明建设的优势,要靠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势来支持。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特区要坚持贯彻两手抓的方针,不但要聚精会神地发展经济,搞好物质文明建设,而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要达到较高水平,对内要为促进两个文明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对外要成为宣传祖国文明和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窗口。

特区继续发展要体现一个“带”字

从创办经济特区到实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再沿江、沿边、沿线的全方位开放,最后辐射到内地,这一过程体现了邓小平的动态平衡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特区本身的发展和现代化,更重大的意义在于要通过特区的发展,充分发挥它们对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和辐射功效。建设特区意在带动全国,这是特区的基本功能。在过去20年内,特区的发展更多的是借助内地的支援,今后特区应该发展外引内联,为带动和促进全国其他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作出新贡献。唯有如此,特区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

经济特区从一开始就是以建立开放型经济模式为目的,在跨世纪的发展中,应当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迎接国际经济挑战的发展战略高度找准自己的位置,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模式,率先与国际市场接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接口区。这是确立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前提条件。80年代,我国采取非平衡发展战略,实行地区倾斜政策,以设立和发展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带动全国的对外开放。如今,我国进入全方位开放和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特区劳动、土地等要素成本的提高,特区要与内地通过产业转移与合作、市场开发、相互投资、资源开发等方面多渠道展开合作。同时,特区孵化出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在寻求低成本、大市场的利益驱动下向全国扩散。这是特区带动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